李铁梁,字宇栋,河南上蔡县人,1943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获中国有特别贡献的书法家荣誉称号,现任李斯书画院院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
近年来,李先生潜心集遗,汲取大家精华;临摹追神,博采众家之长;笔耕不辍,苛求随缘创新,逐步形成崇德厚重,哲悟琢雅,古朴传神,篆楷兼容的独特风格,作品多被国内外重要场所征集与收藏。2004年至今,其作品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英博物馆,希腊博物馆、莫斯科博物馆、泰国博物馆及许多国际组织收藏。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央党校、钓鱼台国宾馆等多有李先生的书画作品展示与收藏。李先生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多次为北京见义勇为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灵隐禅寺,少林寺等捐赠书画作品,其与华国锋同志的笔墨情缘和为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的捐赠作品,被国内外报刊与网站刊登与转载。
李铁梁先生穷半个世纪之努力,于诗书画印、摹今追古,卓为大家。
在荣宝斋为其举办的专题书画展览中,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国画大师张世简先生著文介绍,其文如下: 河南省上蔡县春秋时为古蔡国,是篆书鼻祖秦承相李斯故里。传承之因,熏陶之风,世代相袭,蔚为大观。史有“习篆之人半蔡国,篆之师遍天下”的记载。
铁梁李姓,字宇栋,李斯后人欤?于书之道,幼承家训,长而弥笃。穷困难坠苦学之志;为官不忘书画根本。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根基坚实,领悟聪颖。曾遍访书画名家,登门学艺;收藏古今墨宝,手摹心追。尤忘情山水,师法自然,以书法入画法,悟笔悟墨,明性明理,于花鸟山水技艺,大有精进。
铁梁之书法,初学颜鲁公,继学钟太傅,更学李上蔡。对当代名家巨擘,登门求救之切,甚于程门立雪。曾先后问道于启功、林锴、沈鹏等大师,更仰慕沙翁孟海先生,赴杭拜学,临摹苦研,仿形追神,其书厚重淳朴。稳健雄浑,尤善行楷大字。其势如巍巍泰山雄踞。沙翁孟海公赏观铁梁之书,欣然赋诗以赞:黄河涛浪奔眼底,嵩岳崔巍呈雄奇,直觉柔翰胜金戈,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为书如其人,铁梁之为人与为书,已浑然一体矣。其书画作品曾被泰国国家博物馆、莫斯科国家美术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及国内有关部门、国家领导人、著名艺术家、收藏家收藏。铁梁以政协主席职务,长李斯书画院经年,课徒传道,亦桃李满园。
张世简先生曰:-------铁梁曾经向我学过书画,亦师亦友几十年。他艺术的执着,做人的真诚,交友的广多,我已深知。但是,得知他和一位见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风云,扭转过历史乾坤,担任过党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交流书道、时有过从、书作互赠时,还是大吃了一惊。作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我深知他能够被一双历尽沧桑的法眼看中,是伟人、知人、知德、知艺后的结果。
张世简先生小传:著名书画艺术大家张世简先生,1926年生于浙江浦江县,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国际文人画家联谊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就学潘天寿、傅抱石、黄宾虹等大师。其花鸟画独步中国画坛,领誉国内国际,作品多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以及驻外大使馆等收藏。
附录:晚年华国锋主席的最大爱好------书法
华国锋同志家的会客厅中央,悬挂着一张条幅,“清静”二字大气、从容,这是他85岁时的作品。在与华国锋同志众多书画界好友接触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书法是他晚年最大的爱好之一:他用毛笔给侄女写信、看《中国书法报》、在书房挥毫泼墨、以书法结交朋友……原本清静的退休生活,因为书法,生色不少。华国锋同志常说,自己年少的那个年代,兵荒马乱,没有整块的时间学习、练字,他就以手指、小木棍当笔,以腿、以地当纸,忙里偷闲、零打碎敲,久而久之,随手练字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在他退休后,被发挥到了极致。
华国锋同志有一间50多平方米的书房,钥匙他总是随身带着,外人很少能入内。退休后,他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读史和书法研习上,每天早上散完步,他就回到这里,在书房正中那张长约2米,宽约1米的书桌上练习书法。
练得多了,自成一派,但身边“清一色”的赞扬声,却让华国锋同志感觉难免有些“单调”。
1982年,华国锋同志的交城老乡、在当地书法界很有声望的韩学武登门拜访,对他一见如故的华国锋同志,临别时还一个劲地追问他练习什么体,练了多少年。
第二年,再次见面,华国锋同志首先将他带到书房,从书柜中抽出自己比较满意的几幅作品,让韩学武“指点”。
有着40多年习字经验的韩学武快人快语:“你的字,既有颜体的宽博宏伟、沉雄朴茂,又有柳体的瘦硬坚挺,骨力洞达!只是,个别的字,还欠点儿力度。”简单、实在的几句话,听得华国锋同志喜从心来:“直来直去说真话的,只有你一个。”
就冲这一点,自此以后,韩学武每次到北京探访,华国锋同志都会拿出自己最近的书作,请他点评。华国锋同志的谦虚让韩学武很不好意思:“我怎么点评得了嘛!”“你是书法家,怎么点评不了?”这事传到交城,交城人都说,在书法上,韩学武是华国锋同志的老师,可韩学武却总觉得自己不敢当:“华老的字,从表面上看质朴、平淡,但实际上很有骨力,功力很深。”
华国锋同志写字,写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的诗词。在他书房的一面墙上,挂着的全是他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说,那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但即便再练一百年,也练不到毛主席那个水平”。
不过,喜欢归喜欢,熟悉华国锋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最擅长的,还是颜体。“小时候,老师强调临帖,在他圈定的碑帖样本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字帖。而颜体笔法稳健厚重,结构端庄宏放,重心平稳,气势开张,字形舒展,丰茂浑厚,说得通俗点,就是带劲,耐看。”著名书法家王子忠还记得,华国锋同志曾经这样解释自己选择颜体的原因。
内行人看门道。对华国锋同志的字,懂行的人曾以“浑然大气、骨力尽现”来评价它,国际文人书画联谊会副会长张世简说:“华国锋同志书体,由颜体演化,刚而不火,拙而不滞,修为已达高峰。”
1996年前后,华国锋同志经历了一场大病的折磨,体力大不如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坚持每天练字。但是,在他的家中,仍然时不时有一些书画名家慕名而来,与他切磋。
1999年12月13日下午,当辽宁书画家姚俊卿如约推开华家大门时,主人早已在客厅里等待。“首次见面,华老热情而没有一点架子。”姚俊卿说,华国锋同志很快就以书法为话头,和他聊了起来。
“我已经断了三年没好好练习了。”79岁的华国锋同志语气低惋,让姚俊卿内心一沉:“不应该断!书法是能强身健体的!”他激动地从沙发上起身,比划起自己关于“书法之力在于脚”的感悟。华国锋同志坐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他,不住地点头。相聊甚欢的二人甚至忘记了时间,姚俊卿挥手告别时,才发觉外面已夜幕降临。
华国锋同志在书画界的另一个朋友,是河南书法家李铁梁。因为都是练习颜体,所以见面之后,感觉格外投缘,不但相互切磋书法技艺,还互赠书作。华国锋同志对李铁梁所赠的“善为寿相,德是福根”大为欣喜,欣然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大字回赠。
天南海北的友人,就这样在华国锋同志那个古朴的小四合院中来来去去。也有人千里迢迢找到华国锋同志,希望能求得一方墨宝。对这些要求,华国锋同志也是尽可能地满足,可他有一个原则:有关商业的字不提,只写公益性的。2002年,当华国锋同志听说自己的字成了市场热炒的对象,甚至有人仿照他的字体,私刻假章伪造,他很不高兴,当即决定,对外封笔,不再给人题字。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华国锋同志的字迹在社会上渐少,只能偶尔在收藏家手上谋得真容。不过,即便如此,正如了解华国锋同志的书法家们所说:“书法,仍旧是华国锋同志晚年最独特的一抹色彩”。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圣人名句。用以勉励后进,是领袖常常采用的格言。华国锋书体,由颜字演化,刚而不火,拙而不滞,修为已达高峰。\\善为寿相,德是福根,是铁梁极尽深意的敬贺词。大德大善,大福大寿,以之悬挂厅堂,领袖也好,平民也罢,自有无限的福报。)
附:“谦和诚朴”送总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于当代书画名家李铁梁其人其事其书其画用《论语·述而》中孔子的名言来表达可谓量体裁衣,恰如其分。
据中国众多权威媒体报道,李铁梁多次与我国一代风云人物华国锋交流书道心得,切磋书法技艺,并逐渐成为挚友。华老的家中很多老照片曾记忆下华国锋与李铁梁等书画名家切磋技艺的历史画面。
曾几何时,在华国锋家中客厅的正中多年都悬挂着李铁梁赠送的 “善为寿相,德是福根” 的中堂,读懂李铁梁秉性人生的华老随提笔书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大字回赠以表敬意,表达了华老对李铁梁的最高评定。
近日,记者拜读了李铁梁老先生的书画作品,思虑再三还是用华老赠其的名言,作为本次文稿的标题吧······
李铁梁,字宇栋,1943年生于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篆书鼻祖、秦朝丞相李斯的故里——河南省上蔡县。
上蔡,春秋时为古蔡国,史有“习篆之人半蔡国,授书之师遍天下”的记载。受祖先传承之风及世代书家的熏陶,李铁梁自幼就喜爱笔墨涂鸦,绘画书写。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李铁梁,1990年任河南省上蔡县文联主席,1998年调任河南省上蔡县政协副主席之职。步入仕途的李铁梁不忘自己的追求,工作之余、闲暇之日,夜半而息,孜孜以求,对自己的书画创作从没得以间断,其间,掌管李斯书画院多年,课徒传道,授业解惑,可谓桃李满天。如今,年近古稀的李铁梁性格沉稳,不思张扬,京城隐居。但其老有所乐,依然心思文化,笔耕不辍,杰作不断。其行为兼得,德艺双馨,则早已声名鹊起,誉遍京华。
李铁梁学书由篆始,初学颜鲁公,继学钟太傅,更学李上蔡。其师从国画大师张世简先生,并先后问道于启功、林锴、沙孟海等业界大师。对当代名家巨擘,登门求学之切,更甚于程门立雪,张良取履。其曾赴杭拜学,临摹苦研,仿形追神,经过多年的临摹苦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书画艺术风格,继而,为人们喜欢和推崇。
观李铁梁作品,其画卷形象,风格沉稳、纯朴、隽永传神、富有生气。论其工笔,画而细腻;论其水墨,层次分明,画韵丰富。
借用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国画大师张世简先生的话称:其受传承之因,熏陶之风,世代相袭,蔚为大观。于书之道,幼承家训,长而弥笃。穷困难坠苦学之志;为官不忘书画根本。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根基坚实,领悟聪颖。曾遍访书画名家,登门学艺;收藏古今墨宝,手摹心追。尤忘情山水,师法自然,以书法入画法,悟笔悟墨,明性明理,于花鸟山水技艺,大有精进。于诗书画印、摹今追古,卓为大家也。于是题诗云:“醉心翰墨五十春,汉魏晋唐观风云,八秩老翁抬望眼,铁梁已入大匠门。”宗法汉魏,直追晋唐,立雪于沙翁、启老,就教于林楷、杂柔百家,自成一体,吾谓之“大匠”,当非谀词。
中国当代书坛巨擘,已故西泠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沙孟海观赏李铁梁书法时,欣然赋诗赞之:“黄河涛浪奔眼底,嵩岳崔巍呈雄奇,直觉柔翰胜金戈,横扫千军如卷席。”
李铁梁,就是如此。其亦书亦文亦诗亦画,可谓全才也。在其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大都因时、因人、因地而作、而书、而写、而画,一幅幅脍炙人口的精美杰作就此问世而诞生。
2005年10月,其作品《不到长城非好汉》以3.6万元拍出;2007年4月其书写的《雄风》二字以1.8万元拍出;2007年7月,其作品《沁园春·雪》在荣宝斋拍卖公司以7.15万元的高价成交······
俗话说:画如其人,书如其人。得益后的李铁梁没有忘记自己的党性原则,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和多难的民族。
李铁梁曾手书“谦和诚朴”送总理,表达了书家对总理的爱戴及一片深情;
继而,一幅寓意深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亦得到中央领导的赞赏。
近年来,李铁梁多次为中华慈善总会、北京见义勇为基金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四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及奥运会捐赠书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嘉奖。
目前,李铁梁的多副书画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中央党校、钓鱼台国宾馆及国家其他机关、国家领导人、西藏大昭寺大活佛、著名艺术家、收藏家等收藏。
被国际友好联邦及友人收藏的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泰国国家博物馆、莫斯科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希腊博物馆、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新加坡华人商会、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日本国大德池口惠观长老等16个国家著名博物馆、美术馆。
李铁梁先生一生为人正直、厚道,性格豪爽稳重,心胸豁达,心底慈善,交际广阔。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在各类人群中都有其谈得来的故交和挚友。这就是我认识的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李铁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