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室内,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杨丽女士从方丈心广大和尚手中接过了“龙腾盛世
大相国寺·五百铜罗汉
大相国寺是北宋皇家寺院,中国著名的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市中心,创建于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享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大相国寺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因受帝王崇奉,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历史上大相国寺高僧辈出,名士荟萃,建筑宏伟,寺藏丰富。另外,寺院“资圣熏风”、“相国钟声”,也名列“汴京八景”之中,名闻遐迩。现存寺院建筑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放生池、万年宝鼎、大雄宝殿、罗汉殿、普满铜塔与广愿铜塔、藏经楼观音阁与地藏阁、东西配殿、资圣阁(筹建中)院落深广,殿宇恢宏,雄风犹存。
其中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它结构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别具一格,世所罕见。早在宋代大相国寺五百罗汉就甚为著名。乃北宋悍将曹翰下江南,取庐山东林寺罗汉舟载以还,诏赐相国寺。金末元初,汴京开封被蒙古攻陷,大相国寺虽遭劫难,然五百罗汉犹在。清顺治、乾隆帝重修大相国寺,《相国寺纪略》等文献存有“迂回周折,左右五百罗汉尊,形态如生”,“相国寺有罗汉亭,内外周围五百尊,塑像各别,一无重复”的记载。惜1928年,罗汉殿改为河南美术馆,殿中罗汉像,尽被毁坏,仅有少数铜像移至开封博物馆。大相国寺罗汉殿现有罗汉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塑泥像,然泥像终究非坚,加之风沙剥蚀,罗汉像多有损坏。
经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住持寺院以来,法务兴隆,寺颜日新,今因缘殊胜成熟,欲重铸大相国寺五百铜罗汉,复现昔日皇家寺院庄严气象。
2009年7月,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杨丽女士、中华龙文化协会王宏伟先生、著名书法家恒源一行来到大相国寺,听说心广大和尚重铸五百铜罗汉的心愿后,遂决定筹办慈善义卖公益活动,帮助大相国寺重现500罗汉佛光普照的景象。
冯雪生五百罗汉像
方丈心广大和尚把重铸五百铜罗汉的设计重任交给了大相国寺居士、著名画家冯雪生先生。冯雪生在相国寺宏观法师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北京碧云寺、苏州西园寺、成都宝光寺、武汉归元寺等罗汉造像,并根据历史资料对大相国寺每个罗汉的肖像描述和罗汉殿的空间大小,凭借40余年写生素描的扎实功底和对佛学的虔诚信仰,历时一年多时间,精心设计绘画出了500罗汉。这些罗汉像衣褶条纹清晰分明,喜怒哀乐无一不备,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为保证罗汉铸造质量,冯雪生先生亲自到现场指导按图雕塑泥胎模型,监督铸造。
据悉,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鲁智深的铜身雕像也是出于冯雪生先生的精心力作。